关于发布心脏瓣膜病个体化综合干预策略研究专项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5-06
来源:STI数字医疗实验室
心脏瓣膜病是仅次于冠状动脉疾病和高血压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全球约有2.09亿心脏瓣膜病患者。在我国,心脏瓣膜病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人数约为2500万,在我国社会老龄化水平不断攀升的背景下,未来患病人数也将持续增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的深入研究也变得愈加重要。 STI数字医疗实验室为了进一步推动“以患者获益为中心”的数字化、智能化医疗健康的科研探索和应用实践,设立“心脏瓣膜病个体化综合干预策略研究”专项课题,旨在支持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针对我国心脏瓣膜患者的诊断、治疗、康复,以及个体化综合干预策略开展相关研究。通过真实世界研究的方式,对个体化综合干预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论证。应用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开展学科交叉和创新研究,积累并形成更多基于中国人群的临床实证依据,从而推动患者预后及综合获益水平的持续提升,助力践行“2030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 STI数字医疗实验室特此发布本专项申报指南,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进行公开征集、遴选,并支持和资助高水平的研究项目。 本专项研究聚焦中国心脏瓣膜病患者群体,探索以智能化数据技术为驱动的疾病分型及风险分层,推动干预策略的精准化与智能化发展。具体研究项目可围绕以下方向开展:结合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分析技术,基于临床诊疗数据、影像学数据、生物学数据等多维度个体化特征信息,构建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术后相关风险预测模型,以期实现对术后并发症、再干预率及长期预后的精准预测,探索心脏瓣膜病个体化综合干预策略的真实世界研究。1. 本专项支持并鼓励开放性、前瞻性、观察性、对照性等各类真实世界研究项目。2. 本专项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应围绕患者的“健康利益”和“综合获益”,鼓励学科交叉研究和科技成果应用研究,充分发挥“产、学、研”联动优势。3. 鼓励充分利用各类智能化工具和数字化技术,持续追踪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群体,全面评价不同干预手段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构建相关数据模型,从而为进一步提升治疗方案的适用性、提升精准医疗水平提供新思路,积累新证据。为高效开展上述研究工作,拟申报本专项课题的医疗机构及相关专家原则上应满足以下条件:1. 申报方机构应为具有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等相关科室的三级及以上医院,或具有相关研究能力的科研机构。2. 申报单位应具备开展心脏瓣膜病相关研究的设备和条件。3. 申报单位应具有充足的心脏瓣膜病患者病源,能够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4. 申报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一定的心脏瓣膜病相关临床或研究经验。1. 申报主体要求:项目申报主体(项目申报依托单位)应为中国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具备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2. 项目负责人要求: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在项目申报依托单位从事相关领域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多次负责类似科研项目,并具有良好的科研诚信记录,无学术不端行为。3. 课题资助强度:单个课题项目的资助额度原则上不超过人民币10万元,具体资助金额及课题项目数量,视申报情况而定。4. 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伦理准则,遵守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相关法规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相关规定,符合科研诚信管理要求。项目负责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真实性,项目申报依托单位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项目申请材料中不得包含涉密内容。5. 申报课题项目应符合本专项课题申报指南所明确的研究方向,学术思想新颖,立论依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可行,经费预算编制真实、合理。1. 项目申报依托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应向STI数字医疗实验室提报正式申请,提报申请应符合本专项课题申报指南的相关要求。2. 填写《STI数字医疗实验室课题项目申报书》(参见附件),项目申报书经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申报依托单位签章后,将扫描文件以电子邮件方式投递至STI数字医疗实验室指定邮箱:stilab@stilab.ac.cn。3. 本专项课题,申报书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06月20日18:00。课题立项通知时间(预计):2025年08月上旬。4. STI数字医疗实验室在完成初评审查后,将以邮件形式回复项目申请方,并告知需要增补的相关资料。5. 对于通过初评审查的项目,STI数字医疗实验室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最终评审,确定资助项目、资助金额及相关要求,并由STI数字医疗实验室发出确认立项的电子邮件,通知获得资助的申请人。6. 对于通过评审、成功立项的课题,项目申报依托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在签署课题项目任务书后,STI数字医疗实验室将根据审批立项金额划拨资助款项,课题研究正式启动。7. 对于课题立项后的项目管理要求、成果交付和具体考核指标等相关事项,将参照《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STI)数字医疗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执行,并最终以课题项目任务书中相关约定为准。联系电话: 010-81377579 010-81377196官方邮箱: stilab@stilab.ac.cn
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
STI数字医疗实验室
2025年05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