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已突破3.3亿,年死亡病例约480万,占居民全因死亡的40%以上,已成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中的重点防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60岁以上人群中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的患病率显著升高,并呈现出多重危险因素叠加、疾病负担加重、临床表型异质性显著、慢性共病高发等特点。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及瓣膜性心脏病等复杂性心脏疾病,其病理机制涉及心脏电生理活动异常、解剖结构改变、血流动力学紊乱等多器官、多系统的交互作用,跨学科协作诊疗的难度显著增加,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更为沉重的医疗负担和经济压力。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复杂性心脏疾病的发病机制,探索高效的个体化精准诊疗模式,对于提升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STI数字医疗实验室为了进一步推动“以患者获益为中心”的数字化、智能化医疗健康的科研探索和应用实践,设立“复杂性心脏疾病精准诊断与个体化介入治疗关键技术研究”专项课题,旨在支持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真实世界研究的方式,针对我国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等复杂性心脏疾病患者人群的个体化治疗及综合干预方案开展相关研究。应用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开展学科交叉和创新研究,积累并形成更多基于中国人群的临床实证依据,从而推动患者预后及综合获益水平的持续提升,助力践行“2030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 STI数字医疗实验室特此发布本专项申报指南,面向广大科研工作者,进行公开征集、遴选,并支持和资助高水平的研究项目。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及瓣膜性心脏病等复杂性心脏疾病的诊疗策略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心脏介入治疗凭借其微创、精准、高效的技术优势,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目前已成为复杂性心脏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本专项研究聚焦我国复杂性心脏疾病患者群体,探索构建个体化诊疗策略和精准介入治疗方案,改善患者远期预后,为进一步提升疾病规范化诊疗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项目可围绕以下方向开展: 针对复杂性心脏疾病人群特征,整合多模态临床数据,应用智能数字化分析技术,构建个体化介入治疗方案及风险防控模型。重点突破治疗方案适配性评估、风险分层量化分析、跨学科诊疗协作机制优化,以及术前精准评估、术中动态引导、实时监测等关键技术。通过真实世界研究,优化治疗路径,提高手术效率,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风险,推动心脏介入治疗的精准化、智能化与规范化发展,提升长期治疗效果及患者综合获益。 1. 本专项支持并鼓励开展开放性、前瞻性、观察性、对照性等各类真实世界研究项目。 2. 本专项课题的研究方案设计,应围绕患者的“健康利益”和“综合获益”,鼓励学科交叉研究和科技成果应用研究,充分发挥“产、学、研”的联动优势。 3. 鼓励充分利用各类智能化工具和数字化技术,持续追踪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群体,全面评价不同干预手段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构建相关数据模型,从而为进一步提升治疗方案的适用性、提升精准医疗水平提供新思路,积累新证据。 为高效开展上述研究工作,拟申报本专项课题的医疗机构及相关专家原则上应满足以下条件: 1. 申报单位应为设有心血管专科门诊及病区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专科医院,或具备同等资质的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 2. 申报单位应具备开展复杂性心脏疾病相关研究所需的设备和必要条件。 3. 申报单位应具有充足的相关患者病源,能够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 4. 申报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一定的心脏介入相关临床或研究经验。 1. 申报主体要求:项目申报主体(项目申报依托单位)应为中国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具备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 2. 项目负责人要求:具有副高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在项目申报依托单位从事相关领域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具备主持同类科研项目的经验,并具有良好的科研诚信记录,无学术不端行为。 3. 课题资助强度:单个课题项目的资助额度原则上不超过人民币10万元,具体资助金额及课题项目数量,视申报情况而定。 4. 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遵守科研伦理准则,遵守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相关法规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相关规定,符合科研诚信管理要求。项目负责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项目申报依托单位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内容的项目申请。 5. 申报课题项目应符合本专项课题申报指南所明确的研究方向,学术思想新颖,立论依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可行,经费预算编制真实、合理。 1. 项目申报依托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应向STI数字医疗实验室提报正式申请,提报申请应符合本专项课题申报指南的相关要求。 2. 填写《STI数字医疗实验室课题项目申报书》(参见附件),项目申报书经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申报依托单位签章后,将扫描文件以电子邮件方式投递至STI数字医疗实验室指定邮箱:stilab@stilab.ac.cn。 3. 本专项课题,申报书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09月01日18:00。课题立项通知时间(预计):2025年10月中下旬。 4. STI数字医疗实验室在完成初评审查后,将以邮件形式回复项目申请方,并告知需要增补的相关资料。 5. 对于通过初评审查的项目,STI数字医疗实验室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最终评审,确定资助项目、资助金额及相关要求,并由STI数字医疗实验室发出确认立项的电子邮件,通知获得资助的申请人。 6. 对于通过评审、成功立项的课题,项目申报依托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在签署课题项目任务书后,STI数字医疗实验室将根据审批立项金额划拨资助款项,课题研究正式启动。 7. 对于课题立项后的项目管理要求、成果交付和具体考核指标等相关事项,将参照《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STI)数字医疗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执行,并最终以课题项目任务书中相关约定为准。联系电话:010-81377579 010-81377196
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
STI数字医疗实验室
2025年07月17日
附件: STI数字医疗实验室课题项目申报书(模板).doc